常人理財的三種心理陷阱--信用卡、年終獎、股票
在理財上,我們足夠精明、足夠理性嗎?行爲決策學的專家奚恺元教授告訴我們:不,你很可是正常的傻瓜。在你看似正常的決策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心理陷阱;看似精打細算的結果,卻是不知不覺地蒙受損失。了解一下平日熟視無睹的理財誤區,從此精明地打點自己的財富吧!
理財心理陷阱之:股票——堅持不一定是勝利
股市複蘇,讓很多沈寂的心又鮮活起來,被牢牢套住好幾年的股民開始忙不叠地准備抛掉塵封已久的股票,讓現金重新回到手中。這其中的等待之艱辛、企盼之焦心,只有親身經曆過的人才明白。
雖然最後的結果是歡喜的——解套了股票,甚至獲得了賬面上的一些收益,但他們的堅持卻並不值得稱頌或仿效。有時候,堅持並不一定就是勝利,因爲沈沒成本的存在。
作爲經濟學的概念,沈沒成本(Sunk cost)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做決策時,如果將沈沒成本考慮進去,就是不理智的。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不理智。比如,花巨資買了一雙名牌鞋,事後卻發現極不合腳。但爲了對得起投出去的大洋,無論腳如何受苦,也一定要百般強迫自己穿著出門。
在穿名牌鞋這件事上,收益是名牌帶給自己的好感覺,對應的成本是腳受虐。如果好感覺多過腳的痛苦,那麽當然可以穿。但如果痛苦超過了好感,就不要因爲鞋的昂貴價格而堅持自虐了。因爲買鞋的錢是沈沒成本,已經不可能挽回了。既然不能挽回,就不應該再影響現在穿或不穿的決策。如果覺得劃不來而做些亡羊補牢的事,不過是白費力氣的不智之舉。
在股票這件事上,道理也一樣,一定不要陷入沈沒成本的誤區。舉一個例子,兩個人買了同樣的一支股票,甲是以2元/股買的,乙是以8元/股買的。這支股票的現價是5元/股。你認爲他們中的哪位現在更願意抛掉這支股票呢?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乙更願意賣掉。低買高賣本就是股市最基本的賺錢法則。選擇的本身其實並無對錯,錯的是做出選擇的動機。
股票買入時的價格是沈沒成本,它不應該影響抛或不抛的決策。因爲不論你抛不抛,這筆錢已經支付出去了。股票的走勢也不會受到你買入價格的影響。
決定抛或不抛股票的要素,應該是股票的走勢以及其他備選股票的情況。如果你看好這支股票的長期前景,而且也沒有別的更好的替代股票,那麽不論現在是賺是虧,都應該堅守下去,並且不要爲短期內的波動而神經緊繃。如果你不看好這支股票了,或者有其他更好的股票可以投資,那麽不論買入的價格是多少,都應該抛掉。
總之,在決定抛或不抛時,應該徹底地忘記買入時的價格,這樣做出的決策才是理性的。
回到前面的例子,認爲甲不會賣掉股票的人和甲一樣,抱著保本的心理:即使不賺,也不能虧。但正是這種保本心理讓人掉入沈沒成本的陷阱之中,把已經無可挽回的成本,當作現在決策的依據。雖然,那些艱辛等待數年的股民最終盼到了保本,但他們實際上他們的堅持並沒有取得勝利,而是蒙受了相當的損失。一方面,數年後的今天,同等面額的錢已經貶值;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他們失去了將這些錢用于投資其他可增值事物的機會。
不過極力規避損失卻忽視未得收益,也是普通人容易走進的心理誤區。要想做出理性的決策,最好最便宜的方法還是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在換季時以兩折買到那雙名牌鞋,我還會再不顧腳痛堅持穿它嗎?
理財心理陷阱之:年終獎——年末的虛假繁榮
年度交接之際,各式名目的年終獎會陸陸續續地發到手中,讓辛苦勞作一年的荷包能夠繁榮上一陣子。可是我們發現,大都數時候,老板的溫情體恤總遠比不上精明商家的辣手促銷。那些包裝精美的商品,誘使我們把年終獎花得精光光,就連基本工資也難免搭進去不少。個中原因,除了怪商家太精明、商品太誘惑,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心理賬戶在作祟。
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學行爲科學教授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認爲,除了荷包這種實際賬戶外,在人的頭腦裏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賬戶。人們會把在現實中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賬戶中。比如,我們會把工資劃歸到靠辛苦勞動日積月累下來的“勤勞致富”賬戶中;把年終獎視爲一種額外的恩賜,放到“獎勵”賬戶中;而把買彩票贏來的錢,放到“天上掉下的餡餅”賬戶中。
對于“勤勞致富”賬戶裏的錢,我們會精打細算,謹慎支出。而對“獎勵”賬戶裏的錢,我們就會抱著更輕松地態度花費掉,比如買一些平日舍不得買的衣服,作爲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等等。“天上掉下的餡餅”賬戶裏的錢就最不經用了。通常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型。想想那些中了頭彩的人,不論平日多麽得節儉,一旦中了500萬,也會立馬變得豪情萬丈,義薄雲天。這時的他們通常會有一些善舉,比如捐出一部分給貧困兒童。這就是心理賬戶在起用。當然,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是值得稱頌的。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受到心理賬戶的影響,因此總是以不同的態度對待等值的錢財,並做出不同的決策行爲。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萬塊的工資、一萬塊的年終獎和一萬塊的中獎彩票並沒有區別,可是普通人卻對三者做出了不同的消費決策。
所以知曉心理賬戶的存在,是精明理財的第一步,它會幫助你理性地消費。有個方法——換位思考,有助于培養一種好的思維習慣。精明的理財者會換一個角度來考慮自己的決策,比如,如果這一萬塊是我的辛苦勞動換來的工資,而不是彩票中的獎,我還會這麽大手大腳地花掉嗎?
理財心理陷阱之:信用卡——誰占了誰的便宜
我們不得不佩服銀行在推廣信用卡上不遺余力的聰明才智。在中國人還沒有培養起透支消費的習慣的時候,爲了讓他們願意接受這一新生事物,滿天空都在掉餡餅:免費申辦,開卡有禮、刷xx次免次年年費、分期付款、積分兌換。並且從理財的角度給出了合情合理的建議:用信用卡提前消費,花銀行的錢,把自己的錢留著賺利息。
可是理智的人都會問:天下竟有免費的午餐?宣稱達到信用卡盈虧平衡點的招商銀行和廣發銀行是如何做到的?麥肯錫因何預測,信用卡市場2013年利潤將達到130億至140億元,成爲僅次于個人住房貸款的第二大零售信貸産品?
除了發卡費、手續費和透支利息收入這三種直接利潤來源外,信用卡和普通銀行卡一樣還有一個利潤來源:與提供刷卡消費商家的利益分享。1%的銀行卡費率,如果從日收入上百萬的商家那裏收取,就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益了。而如果持信用卡消費的人自覺自願花費平日兩倍的錢消費呢?利潤也就翻倍了。
言歸正傳,信用卡之所以會令使用者擴大開銷,歸根結底是心理賬戶的影響。人們將信用卡可透支消費的錢,與自己口袋裏看得見摸得著的錢分別放在兩個不同的賬戶中。在消費時,他們花信用卡的錢,似乎不像是在花自己的錢,因此明顯比直接付現要更隨意、更大方。
有一個試驗,對兩組人拍賣同樣的一張戲票。其中一組人要求用現金付款,而另一組人則用信用卡付款。最終的拍賣結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用信用卡付款的那組平均出價是用現金付款那組人的兩倍。
也許聰明的商家和銀行正是了解了心理賬戶的影響,才發明出這麽個聰明的玩意兒,使消費者在無知覺的狀態下提高了消費力度。當然,這裏絕不是指責信用卡不好。它的快捷、便利,尤其是可以透支的功用是別的産品無法取代的,它在心理賬戶上的效用或許還有利于緩解國家內需嚴重不足的情況。這裏只是要提醒大家,在潇灑刷卡的時候,也要留意心理賬戶的影響;收到積分兌換的小禮品時,也不要太高興,因爲那其實是你自己掏錢買來的。
现在百姓家里谁没有一点闲钱呢?都有,但通货膨胀会让你的闲钱越来越缩水,如何让自己的闲钱去生钱呢?是的,我们缺的是平台,一个真正普惠百姓和让自己掌握自己闲钱的平台。告诉你吧,Finnciti是当今社会最适合百姓的理财平台,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个懂这个平台好的推荐人知有一个善信的心和善学的心,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闲钱不仅仅是生息,倍增演变为资产,而是自己的大脑已经充满了富人的思维和认知。这个时候你才会明白,最大的财富是时间和自由,我们一生的追求是自由的生活方式和能帮助别人!
文章作者:Finnciti芬希体_SMI理财_神魄
本文地址:http://www.finnciti.cc/5934.html
本博专注Finnciti理财,文章欢迎转载,互相学习,携手成长!